■ 一家之言
  如果房地產市場不出現調整,依然持續著從賣地收入到價格飆升的高速發展,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問題並不僅是透支居民消費能力、增大經濟系統風險的問題,而是大大地壓縮了地方政府簡政放權等改革動力。
  安徽銅陵官方披露的一則“樓市促進意見”撩撥市場,被認為是地方政府樓市“微刺激”的又一表現。(據《第一財經日報》)
  刺激樓市,且不說效果如何,其需要付出的代價恐怕要遠遠超過收益。
  房地產市場由於牽一發而動全身,導致其價格的變化已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正是由於這樣,各國在處理房地產問題上,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並且很難避免同樣的錯誤。比如房地產價格暴漲之後,難免會出現大幅回調,而回調期間給經濟往往會帶來長久傷害。日本如此,美國亦如此,中國試圖在規避這些風險,但又過於依賴房地產帶來的繁榮,沒有真正看明白,或者說不願意看明白如今的房地產市場給中國帶來的諸多風險和阻礙。
  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就是地方債務。正是由於地方政府仰仗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有充裕的收入和預期收入來源,才導致近十年來地方政府的迅速膨脹,並加大了更多負債底氣和擴權意願。如果沒有賣地收入為預期,地方政府就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膽子去想盡辦法大搞融資、擴編隊伍,至少會稍微算算賬,考慮一下償付和效率風險。
  從地方相關債務的統計當中就可以看出,地方債務的膨脹跟賣地收入的增長正相關。2010年全國賣地收入2.9萬億,地方相關債務規模10.7萬億,到了2013年,全國賣地收入上升到了4.1萬億,而地方相關債務規模上升到了17萬億。三年間,全國賣地收入增長了42%,地方債務規模上升了58%。兩者互為推力,導致地方債務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房地產市場不出現調整,依然持續著從賣地收入到價格飆升的高速發展,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問題並不僅是透支居民消費能力、增大經濟系統風險的問題,而是大大地壓縮了地方政府簡政放權等改革動力。當整個改革紅利無法釋放的時候,中國經濟所有預期和擔心的問題就真正成了現實問題,因為“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的思路會受到挑戰,發展可能會因房地產市場“斷弦”而停滯。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必須要做出調整,一些地方政府越是高喊救市,管理層就要越不予理睬。當然,這裡說的救市,是指對房地產市場進行信貸和稅收支持,對整個產業進行金融、財稅等領域的政策支持,而非放鬆限購等。
  目前中央的改革思路和執行力在地方政府這一層面大打折扣,就是因為地方政府在以房地產為核心的債務方面綁架了中央政府,如果不作出徹底的調整和改變,繼續讓地方政府加大負債動能,把房地產作為與經濟完全捆綁的一個定時炸彈,對中國經濟造成的系統性風險是不可忽視的。必須要讓地方政府真正認識到房地產市場不是一個無限提款機,地方政府需要從簡政放權、強力約束、硬性預算、服務市場等角度入手,才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系統。
  □肖磊(財經評論人)  (原標題:拯救樓市:代價比收益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h32ihfdu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